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探索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
今天的全球化是人类对时空感知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球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文化全球化则顺理成章的意味着全球文化的变化。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众多。这种交往属于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nication)。
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个体与个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円趋频繁。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还更多的涉及到外国文化及其相关的各种要素。如果对相关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没有深刻的了解,由此所致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或跨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不同文化间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导致交际失败。签于此,我们认为文化认知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起点,没有文化认知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又在交际途径上对文化认知有依赖,同时又在不断地影响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文化认知的程度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文化认知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宏观的文化视角,用跨文化视角去审视不同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本国文化,其次充分了解他国文化,从对方的思维方式中去理解对方,感受因文化不同性所致的特定工作和交流方式,达到双方的文化认同。
所以笔者从文化认知的微观角度,以认知论作为理论基础,理清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文化认知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和影响,并且通过调查分析法,调查交际者的文化认知现状,以求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并基于存在问题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跨文化训练方法和培训方案,以求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了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1.2跨文化交际研究概述


1.2.1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
从20世纪初期幵始,以美国和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为先导,对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二战”后期,美国面临着“如何确保本国军队能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与土著居民沟通与合作”的问题。由于对当地居民的语言与文化一无所知,美国政府就邀请了部分文化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些地区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研究者积累了这样的认识: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致力于考察那些对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交流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因素。“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海外基地,同时许多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也纷纷建立。美国政府急需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946年美国决定在国务院下设驻外办事处,为美国援外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语言和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培训。...................
..........................


第二章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2.1与文化认知相关的理论


2.1.1文化认知的概念
文化是历史地传承下来的符号、意义、和规范系统,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文化的认知与人的社会化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对文化的习得过程。文化认知就是指对这些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文化诸要素及文化特质等做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其本质就是对文化的学习与把握。这一过程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文化认知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与信念”,“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于信仰的总和,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继Sapir之后,在四、五十年代,美国语言教学专家C.C. Fries (1945)和Robert Labo (1957)同样主张在外语学习中要对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文化差异,进行文化对比。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与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前者从语言本身出发研究词汇等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后者则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充分揭示了文化认知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交际双方想要进行有效地沟通,需要对别人的文化有所了解,在交际过程中,时刻保持文化意识,懂得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所以文化认知就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对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


2.1.2与文化认知相关的理论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他认为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有关自身任何认知活动的认知或调节,是认知主体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与能力。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
元认知知识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认知策略三方面内容,即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任务目标和应采用的学习策略的了解。而元认知策略指的是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策略。由于元认知策略与学习的执行性和管理性密切相关,是学会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对交际者文化认知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


第三章基于文化认知调研的讨论与分析...................24
3.1调查眺......................................................................24
3.2调查对象...................................................................25
3.3调查工具................................................................25
3.4数据收集和分析..................................................25
3.5对调查结果的描述与分析.....................................26
3.5.1文化意识调查结果与分析....................................26
3.5.2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调查结果讨论与分析........32
第四章基于文化认知的跨文化交际训练....................37
4.1提高文化认知水平的训练方法................................37
4.1.1文化教学训练法...................................................37
4.1.2文化理解训练法.....................................................38
4.1.3模拟交际训练法.....................................................38
4.1.4真实互动训练法......................................................39
4.2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的方案与建议............39
4.2.1对文化冲突突破的培训方案...............................39
4.2.2通过成语典故了解文化的培训方案................40
4.2.3强弱语境文化的培训方案.......................................41
4.2.4感受异国家庭生活的语用文化培训方案...............42
4.2.5非语言交际的培训方案................................43
4.2.6针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提升建议................44
4.3促进教师文化教学的建议.......................45
..................................


结论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起点,文化认知直接影响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文化认知的程度对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宏观的文化对比视角,用跨文化视角去审视不同文化。在此次论文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在论文中阐释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文献综述部分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做了简要阐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做了简要说明。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和影响。简要分析了文化认知的本质,对文化认知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关系进行了详述。并且对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与词汇相关的文化认知、与交际环境相关的文化认知、与语用相关的文化认知及与非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认知等四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253名济南市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认知现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于第四部分提出了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训练方法和培训方案,以期对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为达到在“和而不同”理念下的“平等对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体而言,被调研者都乐于接受其他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心理距离感弱,对?待文化的态度积极。同时在文化认知内容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文话敏感度也有待于提升。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超越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蔡绿:《文化依附矛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谈对外汉语教师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第4期,2006年
3.陈驰、傅一士:跨文化背景下认知与文化研究综述[J],大众商务,2009年第四期
4.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范婷:《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J],7月号下旬刊,2009年
7.耿淑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第7 期,2009
8.黄宏:《浅议对外汉语公派出国教师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及其对策》[J],海外华文教育,第1期,2002
9.黄青华:《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年第7期
10.贾玉新:《跨文化交际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 .Guo-MingChen& William J. http://www.dxlws.com/sslwdx/ 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MyronW.Listig&JolQne,KoQStcTjnterculturalCompe(enc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Porter, Edwin R.Mcdaincl,Communication BetweenCulture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Stella Ting-Toomey, Communication Acro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