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构建学生主体性德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20:27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构建主体性德育

摘 要:传统德育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忽视是德育失效的最主要原因。高校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构建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

关键词:学生主体需要;主体性德育;主体地位;构建

“‘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一项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上被公认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命题,也被看成人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德育实践模式忽视了德育的本性——— 对受教育者主体发展需要的关注。正是这种对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导致了在德育问题上各种工具论的盛行。以“社会本位”德育观为指导,在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方法的使用上必然忽略德育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和需求,与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参与程度较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同时也导致了德育正向功能的弱化和负向功能的凸现。
    笔者认为:德育的目的,不仅应当是教育者的或教育者所代表的社会的利益需要,而且也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是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接受这些影响,并能在这些方面获得自我发展和完善。今天,提出德育应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个人的权利、利益和尊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确认。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比较强烈。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利益的取向。“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这是一种现实。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这一现实把德育所包含的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功能提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德育不是一种外来的甚至是强加于人的东西它并不与人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相违背而是相一致的。德育在发展人的主体性、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发展、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等方面显示出其重要的功能。高校德育必须立足于 “为人”,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只有从学生主体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出发才会对人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主体性德育就是在主体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主体性的德育原则以承认、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把受教育者的兴趣、需要、追求以及可接受能力作为德育的起始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主体的积极参与自我教育为主要特征全面培植人的主体精神及其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主体性德育充满着对人的尊重对学生成长的呵护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

一、 更新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怀疑的。当教育者以“施予”的心态谈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时,恰恰就是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不承认和不尊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求教育者转变工具论的德育功能观。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思维方式上的惯性,“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方面的价值”。如不克服这种片面追求工具性价值的倾向高校德育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与各个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德育的出发点不是束缚人、约束人、禁锢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 德育的使命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品德的教化,培养其主体性完满人格,改善其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功能,而不是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所以说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处于德育的主体地位。
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者建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主体性德育是一种解放的德育,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即 “我 ——— 你”对话关系。教师要转变学生观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不具有上级和下级的层级性,教师对学生不是命令和 “说服”,而是提供“影响”、“选择”和“引导”。德育工作者在青年学生面前不要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动辄训人,以势压人,而要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与之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也更容易取得教育的效果。罗杰斯提出了实现人本主义德育目标的三大条件:一是真诚,要求师生之间保持真诚坦率的态度,将各自的真实思想、情感坦诚地表露出来;二是接受,教师要承认学生有自己独特思想情感的权利,并加以保护尊重;三是移情性理解和无条件关怀,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思想,设身处地考虑各种问题,体验其思想情感,充分表达出一种对学生无条件的关心、保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就会与教师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对德育的信服力和参与性。

二、 创新德育方法,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首先在于废除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唤起受教育者内在的德性需要和思想自觉,使之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
(一)唤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实现情理交融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理智、有感情、有个性的正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影响的主体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他们的情感因素对接受德育的程度、效果的参与作用是很大的。一般而言受教育者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有价值的教育影响。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要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关键看你以什么姿态、站在什么角度和以什么方式去做。说教和指责难以让人接受,而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从对人的行为的肯定以及关心其个人发展的角度去做德育工作才能做到情理交融,使人心悦诚服。因为受教育者总是自觉地、有选择地接受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和影响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外化为行为习惯。以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巨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大学生们的情感世界更为纷繁复杂,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在价值观上更具理性化和实用化。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追求真理、确立信念、学会做人、立志成才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他们多一份理解、尊重和关心。要以真诚之心,深入到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呼声,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体谅他们的苦衷,并满腔热情地为他们解决各种有条件或创造条件能够解决的实际困难,勤于沟通,多以帮助,以使德育能更好地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核心所在。
(二)开展讨论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选择在我国,“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式的正面的、强制“灌输”教育方法已经沿袭了几十年。今天,面对一个价值多元和选择的世界,学校德育如果沿用过去封闭单一的德育模式,运用强制灌输的手段,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既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无论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还是道德准则、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已不满意教师在课堂上按传统方法讲授,不满足单纯地去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接触媒体频繁,接受各种信息快速,思想超前;他们还常以一种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他们对传统、对权威、对说教已不再轻意附和和响应;加之当代大学生比较注意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我们的德育方法因袭不改,学生肯定会产生抵抗心理和抵触情绪,轻视德育。笔者认为,在高校德育中尤其适合借鉴拉塞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由外部的强制“灌输”转向学生积极主动接受,从把学生当成道德教育的听众变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并充分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的自主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灌输“真理”,而是与学生开展平等的讨论对话,通过暗示、鼓励、询问、设难等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回答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尽管这种 “价值澄清方法”并不能解决德育中的所有问题,但这一方法在培养价值选择能力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在当代社会中,充满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这种方法显然有利于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自己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自身去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高解决各种道德问题的能力。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三)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高校和社会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多的深刻交汇。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已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大学生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放和活跃。他们处在变革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中的热点日益与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变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错综复杂的新情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变化给学生思想上带来的种种新问题。离开产生思想问题的社会源头,仅仅在校园里开展德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列宁曾指出:“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在社会中产生的思想问题,最终还应通过社会实践去解决,使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和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习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冶炼思想,走向成熟。
(四)优化德育环境,发挥隐性课程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对大学生有着直接影响和导向作用。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体,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而且还要激励学生努力去自我实现。校园文化活动是激励学生提高主体性,进行自我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学术性、知识性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娱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发展到能实现自己确定的较远大的目标,形成一种自觉稳定的内在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创造性。要经常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演讲、音乐欣赏、文学赏析、体育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通过积极组织、引导、支持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既有助于培养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素质,又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社会与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拓展德育内容,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在我们传统的德育中(仅仅依据“社会需要”去设计德育(根据社会本位去 “塑造”人才(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多倾向于 “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此(主体性德育应该以主体的价值实现为基本取向(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符合我国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还要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个体带来更多的关心和关怀(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基础价值。什么是人生的基础价值呢)加拿大教育家克里夫•贝克指出(人生的基础价值是“生存、健康、幸福、友谊、助人、自尊、被人尊重、知识、自由、自我实现、意义感觉。”这些价值往往具有“终极性”(体现着人生的意向、愿望与目的。主体性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克服人生挫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和协作(建立友谊(;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也要尊重和重视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德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而且要帮助学生开展自我设计,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
因此(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德育内容要扎根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实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提升功能。培养学生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这是向学生提供的“生活通行证”。主体性德育应促进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充盈于个人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的德育才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在现实世界中,道德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州教育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 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杨叔子是育人而非制器 高等教育研究
【3】 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福州教育出版社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
【5】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教育科学出版社,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