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所中医药学院留学生人员及毕业率研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1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概述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基本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从 20 世纪 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医药教育自 1997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 在规模建设和内涵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对外教育发展迅速,已有 20 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具备了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32 所(民族 3 所),中等中医药院校 61 所,中医药教育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传统医学教育。目前中医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给中医药教育提出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认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巩固发展,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教育管理层和办学单位面临的重要考验。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光荣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疗卫生体质与制度深入改革、医疗保险市场进一步规范,这些都对中医药教育事业产生了新的重大的影响,对未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教育同样面临着考验。


1.1 中医药院校的数量与层次变化


1.1.1 数量的变化
建国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中医药教育得了到蓬勃发展,杨昆蓉、方燕生等〔1〕指出,1956年2月,中央政府做出了首先在东南西北成立四所中医学院的决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开始筹建。8月6日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成立北京中医学院等四所中医学院。随后各地相继成立高等和中等中医院校,高等西医院校也将中医列入必修课,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西医学习中医热潮,从此中医药教育真正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医药院校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速度加快,从1956年的4所发展为现在的29所(含民族医药院校)。1956年首批创建的中医药院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于1993年、1995年升格为中医药大学,1995年南京中医学院升格为大学,1996年黑龙江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升格为大学。1999年 高等中医药院校为29所,其中7所大学,19所学院,45所中等学校;到2004年,全国已经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其中民族医药院校3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高职高专在本世纪初实现了零的突破,建立了5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等中医药学校61所,并有22所高等医学院校和近百所中等卫生学校设置中医或中药专业。目前中医药教育已经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并举,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后等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十五”期间,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14个,新增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单位12个,在校博士2090人,硕士学位8953人,并开展了非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博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和七年制教育。
从专业设置情况看,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定的,它标志着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也同时反映着一个学校向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专业范围和服务方向。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有了巨大的变化,中医药类专业(方向),中医药类相关专业及非中医药类专业发展迅猛,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局面。1998年国家改革、规范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根据市场需求,各学校开始在中医中药专业开办新的专业方向,也开始开办医学相关专业及非医药专业。1999年中医药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护理学、蒙医学、藏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新专业、中医学类、管理学、管理工程、化工与制药类新专业、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学类师资班、中药药理学、中药资源、市场营销等两大类29个专业;2004年高等中医药学校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设置数达到了七类102个(方向)。


2 高等中医药教育五十年的经验、成就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陆莲舫〔2〕指出,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对我国民族繁衍昌盛的历史价值,确立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50 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了富于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增加,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为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我国的中医药教育,不仅有高、中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育、还开展了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各种类型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夜大、函授、自学考试教育,以及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有 32 所(包含 3 所民族医药院校),另外有22 所医学院校和商(农)学院开办中医药专业。全国有 58 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61 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民族医学校 3 所,268 所中等西医药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 187 所中等非医药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有 20 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教育,12 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27 所中医药院校开办中医药学本、专科的函授、夜大教育。三批师承工作共确定了老中医药专家,启动“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高、中等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教育的主体。经过 5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实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衔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统一的教育结构。


2 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31-45
        2.1 调查目的 ....................31
        2.2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31
        2.3 调查方式 ....................31
        2.4 调查时间.................... 31
        2.5 调查内容.................... 31-32
        2.6 调查结果 ....................32-45
结论与建议.................... 45-52
    1 增进交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国别 ....................48
    2 增强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满意率.................... 48-49
3 加强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毕业率 ....................49-52


结论


由于本人问卷设计存在缺陷和问卷调查对象数量的局限以及各学校配合情况和数据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此次调查的缺憾,更加之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不能够对所有调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故此,只针对问卷中的生源情况、学业完成情况及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思考,以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从国别上来看,调查的 10 所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来源在五大洲皆有,以韩、日两国最多,其次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均为主要的留学生来源地。从整体来看,亚洲学生居多,这可能与传统医学的文化认同感有关。从 1997 年、2000 年、2003 年及 2006 年四年的招生形势也可看到,生源地也在逐渐丰富,从最初的以亚洲国家为主,发展至今,欧、美、澳等地的学生也有部分来华学习中医。这也反映了在中医药事业走向国际后,中医药教育事业也逐渐得到欧美等发达地区人群的认同。从办学条件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部属院校、“211”院校,在办学条件上更有竞争优势,综合实力较强,国际知名度较高,成为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考虑因素。从学校办学模式的情况看,参加短期、专项学习的学生数量较多。学员主要抱着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参加,也有仅为兴趣而来的,其人数所占的比重说明短期培训有着很大的需求,这与其周期不长,课程针对性较强都有很大关系,对于海外来华的学习人员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拥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从留学生人数发展趋势看,留学生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各院校各自的发展趋势来看,均处于上升的趋势。班级规模主要是以中小规模为主。


参考文献
1.杨昆蓉、方燕生,我国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中医教育,1997(1):23-24
2.陆莲舫,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中医教育,1997(2):12-13
3.周叔平,对海外中医学生教学特点研讨,陕西中医函授,1998(3):10-13
4.沈志祥,中医药将在 21 世纪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世界科学技术,2000(4):20-22
5.钱俊文,21 世纪对外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质,中医教育,2001(2):31-32
6.马骥,21 世纪中医药将对世界作出新贡献,http://www.dxlws.com/bylwfw/ Chinese Archive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1):16-18
7.王发渭,德国中医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对策,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3):7-9
8.李铭,发挥优势拓展对外中医教育途径,中国中医药,2003(2):41-42
9.施晶晶、施冰冰,何时重现中医对外教育的往日风采,内蒙古中医药,2003(4):10-12
10.周桂桐,经济全球化与中医学对外教育,中医教育,2003(3):30-3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